主办方:合作
官方网站:
8月24日,蒙娜丽莎集团(下称“蒙娜丽莎”)公布了2019年度半年报报告。2019年上半年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.04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13.79%;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.65亿元,比上年同期增长23.66%。在全球经济发展步伐放缓的背景下,陶瓷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,蒙娜丽莎却迎难而上,逆势增长。
成绩的背后,是蒙娜丽莎始终坚持将艺术、绿色、智能元素融入到瓷砖生产中,为美化建筑空间提供优质、具有艺术感和设计感的产品。“每个家,都值得拥有蒙娜丽莎”的品牌理念也深入民心。
创新驱动
品牌文化奠定发展基础
“每一个国际知名品牌都有一个品牌原型和背后的文化内涵。没有原型的品牌,其品牌形象就缺少了根基和灵魂。”蒙娜丽莎集团董事张旗康回忆,蒙娜丽莎前身是樵东墙地砖厂,但在国内外市场都不太卖座。原来,国内的客商容易错看成“焦东”,国外的客商总是错念成“JiaoDong”。
1998年,蒙娜丽莎从集体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后,迅速组建了策划部和国际贸易部,如何重新构思朗朗上口的品牌名字也提上日程。一次卢浮宫之旅中,企业高管对《蒙娜丽莎》这幅传世之作一见钟情。张旗康表示,“蒙娜丽莎”是艺术中的经典,这样的气质与公司的市场定位不谋而合。
历经1年零6个月,“蒙娜丽莎”商标注册成功,代理樵东品牌的阿联酋客商莱索闻讯后马上赶往蒙娜丽莎工厂。当时,工厂用同一台压机同一条窑生产樵东和蒙娜丽莎两个品牌的产品,即使蒙娜丽莎品牌的价格比樵东的高,但莱索坚决只要蒙娜丽莎品牌的产品。“莱索说,好的品牌名字就已经成功了一半。”张旗康发现,好的品牌名字会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,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。他回忆,当年莱索订了10多个货柜,一个月后售罄又来订货了。
2002年,蒙娜丽莎推出“雪花白”,一上市就引发行业内竞相模仿。此后,于2007年推出的国内首创1800mm×900mm大规格陶瓷薄板,更是建陶业创新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。近年来,蒙娜丽莎坚持用创新产品构建品牌价值,企业研发中心不断升级,目前已形成五大创新技术平台,拥有国家级平台2个、省部级平台3个;与此同时,与各类高校、研究院、国外企业建立产学研关系,为蒙娜丽莎输入源源不断的技术“芯片”。
蒙娜丽莎集团展厅,企业供图
绿色制造
低碳环保打造品牌张力
早在10年前,蒙娜丽莎就开始探索如何提升质量效益,走绿色低碳的企业发展之路。“公司意识到,陶瓷行业会面临环保问题,因此公司全面布局节能减排清洁生产。”张旗康表示,过去10年,蒙娜丽莎没有盲目跟风进行产能扩展,而是连续投入了两亿多元进行环保治理。
蒙娜丽莎集团绿色工厂,企业供图媒体管家(http://mediafabu.com/)
2010年,蒙娜丽莎入选国家“资源节约型,环境友好型”试点创建企业。为了达到超低排放,蒙娜丽莎在2014年投入上千万元率先对西樵生产基地3号烟气排放口进行除尘、脱硝等环保整治升级工作,在治理后各项指标率先24小时全天候稳定达到国家标准排放要求。2015年,蒙娜丽莎先后引进国内最先进的“烟气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与装备”和“建筑陶瓷烟气一站式净化技术与装备”,实现了国内首例、国际领先的陶瓷行业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。
蒙娜丽莎集团烟气治理在线监控系统,企业供图
“蒙娜丽莎的环保治理是没有句号的,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上,蒙娜丽莎推动了行业的发展。”张旗康表示,经过不懈的努力,蒙娜丽莎于2015年到2018年连续四年,在佛山市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中获得环保诚信企业(绿牌)称号。
蒙娜丽莎于2015年到2018年连续四年,在佛山市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中获得环保诚信企业(绿牌)称号,企业供图
除了对生产设备进行优化,蒙娜丽莎坚持产品创新,研发一系列低碳环保的建筑陶瓷产品。2007年,蒙娜丽莎发力陶瓷薄板,相对于传统瓷砖,陶瓷薄板在原材料消耗能够节约51.8%、耗电量能够节约20.82%,综合能耗能够节约42.96%。2015年,公司在国内率先推出2400mm×1200mm 陶瓷大板;2019年,推出3600mm×1600mm陶瓷大板、陶瓷岩板。
蒙娜丽莎集团推出3600x1600mm陶瓷大板、陶瓷岩板,企业供图
如今,蒙娜丽莎已经形成“陶瓷与艺术、绿色、智能融合的蒙娜丽莎微笑模式”,推动着公司实现绿色发展,而这个模式已经成为制造企业可复制应用的高质量发展模式,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。“未来我们会坚守初心,以绿色作为企业的底色。”张旗康表示,蒙娜丽莎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、绿色制造和品质管理,打响蒙娜丽莎的品牌。
(免责声明:中国青年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)